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西北制造企业要向世界水准看齐
http://www.CRNTT.com   2021-03-20 09:42:10


  中评社北京3月20日电/西北经济欠发达,这里“傻大黑粗”的产品多,承接东部梯次产业转移的企业多,尽管这些年也涌现出不少新技术、新业态,然而却很难进入国内同行业的前沿视野,外向型发展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近几年,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铸造行业率先实现3D打印产业化应用受到市场关注,成为西北地区现代制造业转型的代表案例。成功并非偶然,分析共享装备的发展路径,可以读懂西北制造企业向上突破的动力根源。

  首先,共享装备一起步就向世界级水准看齐。过去,一些西北企业的发展模式单一,说白了就是依赖政府、依赖补贴、依赖政策。共享装备的路子则不同,从机床铸造、机器制造一路走来,都是与国际机床制造顶级企业合作,产品销售也锁定为全球铸造行业一流的欧美先进企业搞配套。

  其次,共享装备不断创新,延伸产业链。共享装备的年产值规模从千万元攀升至如今的20亿元,其秘诀就是不断创新技术,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在掌握日本工艺的同时,他们还迫不及待地吸收美国技术;在拥有奥钢联铸钢科技的同时,他们还积极学习借鉴德国智能制造;在3D打印技术遍地开花的时候,他们则进入了智能服务的前沿领域。

  “跟跑”凭耐力,“并跑”靠勇气,“领跑”是魄力。咬牙超越不放松,共享装备从最初在日本人眼里只能生产“马葫芦盖”开始,到填补国内铸件只有“铁”没有“钢”的空白,直至将德国试验室里的3D打印技术模型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靠的不是技术转让,也不是强大的科技外力支撑,靠的就是埋头自我研发,就是坚信自己能行。就像该公司董事长彭凡说的那样,“别怕失败,多失败几次就离成功不远了”。

  越是欠发达的地方越需要创新发展。共享装备的案例告诉我们地处西北内陆的企业如何才能枝繁叶茂,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其外向型发展路径离不开国际一流的发展视野,离不开“站在巨人肩膀跳舞”的勇气,离不开“不获全胜不收兵”的非凡韧性与耐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凌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