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日媒:美欧围堵中企只会适得其反
http://www.CRNTT.com   2021-04-04 17:31:25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日本经济新闻》4月3日发表文章《围堵中国企业只会适得其反》,全文摘编如下: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欧美通信设备巨头们并未把中国的华为公司放在眼里,而是表现得颇为傲慢。它们认为,凭借自己卓越的技术,可以在未来几十年里保持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事到如今,欧美开始竭力打压华为的影响力。轻视中国的技术实力会怎样?或许这就是答案之一。

  欧美在面对中国时仍能保持技术优势的产业门类正在急速减少。中国在半导体、医药品、机器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实力相对较弱,一直以来这一点也被视作中国无力和欧美的知识积累一争高下的证据。但欧美拥有明确优势的产业日益减少这一点恰恰证明,中国的进步速度有多快。

  可以说中国的产业如今已经站上了技术创新的高地。例如,在金融科技领域,欧美银行在技术层面已经落后于中国的银行,因而被迫陷入苦战。在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到电动汽车、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中国与欧美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在有些方面更胜一筹。

  即便是在一些欧美仍然领先的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优势也不再那么明显了,如果坚持认为中国尚未达到欧美水平就太过武断了。欧美如果认为自己能够永远压制中国的技术研发热情和能力,那就错了。
让我们围绕航天计划展开讨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似乎对同中国合作严加限制。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已对火星开始探测,还公布了独立的空间站建设计划,这将威胁到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主导地位。

  如果从经营资源和技术支持的角度出发,技术创新的规模越大,则获利越多。欧美企业如果因为采取限制措施而丧失在中国获取收益的机会,规模红利就可能倒向中国。如果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且长期保持高于欧美各国的经济增速,那么其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