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证监会发布新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
http://www.CRNTT.com   2021-04-17 17:42:05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运行一年多的科创板再迎重大改革。

  4月16日,证监会、上交所分别发布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科创板支持方向、行业领域、科创属性指标等科创属性要求,并细化对发行人科创属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披露和核查要求。具体来看,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等内容,修改后将形成“4+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新规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聚焦支持“硬科技” 

  2020年3月,证监会在总结前期审核注册实践基础上出台《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从一年来制度运行的效果看,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出,增强了审核注册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科创板集聚优质科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超过250家,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2019年年报显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2%、平均研发投入金额1.17亿元,平均发明专利75项,均显着高于其他市场板块。

  证监会指出,科创板各项制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这是检验科创板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这次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思路是: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标,突出实质重于形式,实行分类处理和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丰富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并强化综合研判。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制度规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

  上交所表示,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创属性评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评估并动态调整。此次修订旨在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明确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和申报、推荐要求,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强化综合研判和审核把关,促进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