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强监管符合外资长远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08:51:57


  中评社北京10月5日电/京东、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等境外上市互联网公司日前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是对那些污称中国政府“遵循威权资本主义”,通过监管手段“打压”科技公司的最好回应。中国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也符合外资的长远利益,更应该得到外资的支持。

  经济日报发表署名郭言的评论文章表示,首先,中国政府从未有“打压”任何企业的行为,而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视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此前,中国依法对互联网领域多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被一些人扭曲涂抹成为攻击中国的“素材”。实际上,中国监管措施并非针对某些企业,而是通过监管引导市场向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监管举措向市场传递了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不能无视规矩,要尊重法律。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创造新技术、探索新业态,但企业创新不能触碰法律底线。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从根本上来讲是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文章指出,实际上,只要厘清监管和市场的关系,就能够理解和支持监管的用意。一方面,监管不是“威权主义”,而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催化剂;另一方面,监管不是“无头苍蝇”,而是人民权益的守护者,外资也能够在监管下规范经营行为。

  回头看,每当监管“重锤”落下,非理性声音总会伴随股市震荡出现。但最终,外界对中国市场的担忧都没有成为现实。中国改善营商环境步伐坚定,中国经济也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今年以来,在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整体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充分体现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和营商环境的长期信心。

  文章最后说,中国依然是外国投资的热土。中国经济只会因监管而更加稳健发展,外资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的监管会妨碍其正当权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