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国家层面讲,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民族层面讲,就是要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从人民层面讲,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全面发展的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
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给中国带来了经济腾飞。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两极分化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长期经济优先的政策,逐步转变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解决老百姓的“兜底”问题。脱贫攻坚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分配领域加强二次分配、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缩差共富的集中体现。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949.20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超过900斤;棉花产量591万吨,人均棉花产量超过8斤;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比1949年名义增长640多倍;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29.2%、32.7%。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2020年,医疗卫生机构数是1949年的278.7倍,卫生技术人员数是1949年的21.1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1949年的107.2倍。201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是1949年的两倍多,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20年,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至2.67%,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高中教育全面普及。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
中国全面小康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成就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可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生活才能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坚决破除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的阻碍和束缚,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来源:中国网 作者:冉昊(中央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