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首个老城保护更新基地落户新街口
http://www.CRNTT.com   2021-10-25 16:46:19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阜内大街二期改造有哪些亮点?”昨天,西城新街口街道赵登禹路42号院内,居民、街道干部、北京建筑大学的专家们,一起热烈讨论着老城保护更新的话题。讨论声中,本市首个“老城保护更新基地”落户新街口。这里将成为展示新街口街道元、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相关历史影像及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成效的窗口,并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共话老北京历史变迁。

  新街口街道地处老北京内城西北角,位于西城区中部偏北,街道区域功能鲜明。辖区内文物古迹多、老城居民多、四合院、老楼房多,是老城风貌的区域性样本之一。

  新街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几年来,街道在区政府和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保护更新项目及平安大街改造更新工作;启动受壁街建设工程;初步完成隆长寺、三清观、双关帝庙等文物腾退工作;完成阜内大街整理复兴计划一期项目;完成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个;2020年完成30处平房院落改造。“这些项目惠及民生,也调动了区域内居民对老城保护的热情,建立老城保护更新基地非常必要。”相关负责人表示。

  尽管该基地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从元明时期至今的区域演变历史展板讲述着新街口的变迁。议事厅里,居民和专家们讨论着新街口老城保护的成绩和未来。

  “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会在方案里加以考虑的。”据介绍,下一步,新街口街道将与北京建筑大学共同利用该基地,推进阜内大街二期改造、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和平房院落保护与更新,探索推进玉桃园二区北院小微空间改造等项目。未来,这里将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街区有机更新和美好社区营造的窗口,也将成为居民共话老城保护更新的会客室。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