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主动对标国际规则”释放开放诚意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09:53:03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网评:“主动对标国际规则”释放开放诚意

  来源: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此之前的大多数高层场合,比如7月份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日会议,其提法都是“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文本的细微变化,体现了中国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诚意。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塑再造,不断刷新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是贯穿及引领这一大趋势的主线。包括大幅消减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涉及市场准入、技术、环保、知识产权、安全、卫生、监管、反垄断等各方面的规则标准。尤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点。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内地已陆续建设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了试验田作用。未来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高透明度、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负面清单、跨境数据流动、金融资本流通、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稳定外资的信心和预期。并且在对标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话语权,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变革。

  这与经济工作会议的另一个关键词“制度型开放”,密不可分。这一表述在2018年经济会议首次提出。40多年来,中国的开放主要是一种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而制度型开放则重在规则、管理、标准的开放。

  今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CPTPP被认为代表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最系统、最全面、标准最高的规则体系,很多方面超越WTO。中国此举就是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实际行动,以自我加压,倒逼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面对世纪疫情、历史变局等不确定风险,中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被一些戴着“中国威胁论”滤镜的势力,曲解为闭关锁国;另外也有一些人因为对中国缺乏足够了解而引发误读,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显示了中国参与及维护全球化、坚持多边主义的鲜明立场,且姿态更为积极进取,有助于廓清所谓“闭关锁国”的疑虑或污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