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日电/回顾2021年世界武器装备之林,有的兵器推迟了列装,有的兵器研发陷入了停摆,有的兵器失去了用武之地,有的兵器从此销声匿迹,有的兵器艰难问世,有的兵器性能提升,有的兵器研发取得新进展……
解放军报报道,本期《兵器大观》,让我们一起“度”量2021,共同回味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这一年。
热度
无人装备“智慧”初现
无人装备是近年来军事领域的“风口”。今年,世界各大防务展会上,无人装备在参展装备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系列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并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方面,战术创新牵引技术发展。今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小精灵”项目取得进展,C-130运输机首次实现对一架X-61A小型无人机的空中收放试验,并在24小时内再次进行了试飞。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也在进行“大无人机带小无人机”的空中收放研究。无人机集群作战样式渐渐呈现。
另一方面,性能提升革新作战运用。今年,俄罗斯S-70“猎人”重型攻击无人机首架原型机亮相,以往略显突兀的发动机尾喷口终于变得协调。俄国防部高级官员称,S-70“猎人”重型攻击无人机既可单独执行任务,也可同苏-57等有人战机协同作战,有相当大的任务灵活性。
今年俄罗斯红场阅兵式上展示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也备受关注。陆战技能满满的它,反装甲、反步兵、野战防空都很精通。俄国防部此前宣布,由5台“天王星”-9无人战车为主力的首支战斗机器人部队已开始组建。
美国陆军对“机器人战斗车辆”项目两款原型车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下一步将进行作战系统融合,目标是实现它与有人装甲车辆的协同作战。
当然,自主作战仍是无人装备的终极目标。今年,各国在这方面进展不一,但拥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是共同点。美国空军“天空博格人”项目研发的“自主核心系统”成功试飞,初步展现出一定的智能水平。俄罗斯推出的“标识器”无人战车也于今年完成复杂道路的自主行驶试验。
毫无疑问,无人装备的自主能力已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但关键决策依然需要有人介入。支援、配合、保障,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装备的任务。毕竟,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潜在风险尚无法完全控制,有关其战争运用的伦理讨论还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