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电影修复让经典“永生”
http://www.CRNTT.com   2022-01-15 14:07:02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不久前,动画片《天书奇谭4K纪念版》在全国公映,引发了老中青少观众的集体关注。这部问世于1983年的影片,以脍炙人口的中国神话故事、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独具特色的角色形象设计,在国产动画片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将近40年后,这部经典动画片跨越时间的长河,重新在影院与观众见面,得益于当今电影数字修复技术和从事电影修复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

  抢救迫在眉睫

  从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起,100多年来,胶片始终是电影不可或缺的载体。而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点。进入21世纪,胶片电影逐渐成为过去式,2012年前后,电影拍摄几乎全部转为数字化。

  2009年,经过剪辑修复,王家卫执导、曾于1994年公映的影片《东邪西毒》在内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万元的票房,掀起华语电影重映潮,也让电影修复走进观众视野。

  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胶片电影拷贝转移到数字载体上,同时,进一步复原甚至优化原片的影音品质。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有限,电影胶片容易出现发霉、变形、脱色、划痕等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完成数字化修复,就有可能导致电影永久性丢失,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级电影胶片保存机构,有3万多部影片、60多万本胶片库存。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研究部副主任李镇说:“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至今,每个重要时间段的电影都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一些纪录片,已经成为国家的影像档案和民族记忆。”

  电影修复不仅意义重大,时间也很紧迫。根据全球130余家电影资料及收藏保护机构统计,自电影诞生至今,保存下来的拷贝仅为总数的10%左右。具体到我国,资料显示,从1905年到1949年,我国共生产数千部电影,但是拷贝保存下来的仅有20%左右,20世纪20年代摄制的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保留下来的不超过10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