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保险+科技”提升车险服务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2-01-20 15:04:00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建立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域数据的统一管理、集中开发和融合共享。进一步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挖掘能力,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务全价值链的深度应用,进而带动业务模式的持续创新。

  在车险领域,重载货车保险业务一直让保险公司又爱又恨。一方面,车均保费高,承保有助于保险公司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重载货车经营情况复杂,事故风险高,稍不留意就有“赔穿”风险。

  2013年,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推出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也是国家级12吨以上重载货车监管平台。据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保险事业部总经理李成才介绍,中交兴路是货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截至2021年底平台入网车辆超过700万辆,累计接收轨迹点数据超过12万亿条。

  通过平台上线后累积的车联网大数据信息,“保险+科技”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针对保险公司重载货车保险普遍缺乏有效风险评价和管控手段的痛点,平台提供的车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保险公司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关键抓手,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通过北斗车载智能终端向车辆发送安全提示信息,超速驾驶的纠正率超过了96%,疲劳驾驶纠正率达41%。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9年,重大交通事故下降了92%,重载货车万车事故数下降了36%,万车死亡人数下降了4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货运平台为道路交通安全、货运司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道路货运事故率的下降,也降低了保险公司赔付率,对营业货车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正向促进。通过保险科技的积极应用,营业货车保险业务形成了消费者、险企的双赢局面。

  此外,发生交通事故后,平台还可以根据车辆事故之前的行驶轨迹、司机的驾驶行为等还原现场,帮助保险公司快速理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