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地方“账本”折射经济发展新动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09:16:51


 
  多地民生支出达七成以上。例如,吉林财政支出3696.7亿元,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左右;河南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省民生支出7817.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各地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既做大财政“蓄水池”,也算好财政“精细账”,继续落实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要紧处的要求。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介绍,山东省级日常公用经费、业务运转类支出统一压减20%,会议、差旅、培训等经费压减30%,“三公”经费预算下降25.9%。

  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表示,北京2021年继续按10%的比例压减出国、会议、差旅和培训等经费,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开支,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

  应对压力出实招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22年一些地方依然面临减收增支压力。李旭红分析,收入方面,2022年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短期减收压力。同时,受疫情反覆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支出方面,随着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领域对民生支出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刚性增加。

  面对困难挑战,多地充分研判,科学合理制定2022年财政收入预期增长目标。“2022年,北京财政收支的主基调是增收潜力和减收压力并存。”吴素芳表示,北京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为6169.6亿元,增长4%。

  河南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目标为5%,将重点支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现代产业体系,保障重点民生等。

  各地还纷纷拿出实招,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介绍,今年广东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支持。

  安徽支持推动项目、企业、人才和资本落地,支持做强园区经济,做大税源、做强税基、做优税质,努力实现财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今年‘紧平衡’的财政形势不会实质性改变。”王泽彩表示,各地应认真落实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做大经济“蛋糕”,创造财政增收空间。同时,科学分析阶段性经济下行、疫情持续演变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尽可能避免出现“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问题。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