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在防控网络支付风险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http://www.CRNTT.com   2022-02-04 16:58:46


  中评社北京2月4日电/巨额澎湃新闻报道,如何防控网络支付风险?尤其是在 “双十一”零点这样的尖峰时刻,电子支付平台不仅要处理超过五十万笔/秒的洪峰般交易,更要保障安全。要迅速辨识出躲在交易背后盗用他人账号的“黑手”,可谓难上加难。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在近日举行的“上海人工智能大讲堂”上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表示, 网络交易中骗子的骗术各种各样,而且会不断更新,不过监管者如果能够盯着正常用户的正常行为,抓住这个规律识别异常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蒋昌俊在2021年当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蒋昌俊长期致力于网络金融安全研究,是我国该领域带头人。他创建了并发系统行为理论,攻克了交易风险防控瞬时精准辨识的重大技术难题,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网络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系统及标准,并成功应用于网络经济、数字治理等多个领域。蒋昌俊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时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中国云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现如今中国的互联网交易规模庞大,中国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支付市场,网络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使得网络交易的风险防控也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金融欺诈、跨境洗钱、贸易逃税等有组织、有规模的地下诈骗产业已然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金融诈骗犯案人数约160万人,金额4687亿元,网络诈骗严重威胁网络金融安全。

 在巨大的交易流量中,如何把恶意交易“既快又准”地辨识出来?

 “难点一方面在于,以前的风控以身份认证为核心,很难甄别身份盗用和交易欺诈;另一方面,交易欺诈呈现高隐匿多变性增长趋势,面向特定场景(比如支付)的风控技术,难以应对网络交易跨行业组合欺诈,缺乏普适性和系统性。”蒋昌俊表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