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超万名科研人员研发212项技术落地冬奥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10:15:36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再有4天,北京冬奥会就要闭幕了。在惊艶世人的开幕式和精彩激烈的比赛背后,是无处不在的科技。这些令人瞩目的科技究竟从何而来?

  2月16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并组织实施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截至目前,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冬奥”专项围绕5大板块部署任务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专项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5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共安排部署80个科研项目,最终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

  “办赛,主要是围绕科技对办赛的支撑,在场馆建设、气象预报、智慧出行、火炬研制、开闭幕式、运行指挥、碳中和等方面部署任务,重点解决冬奥工程的实际需求,突破了复杂山地气象精准预报、寒冷山地奥运场馆建设等面临的技术难题,支撑鸟巢和水立方智能化改造、氢能火炬传递、开闭幕式活动中的科技展示等,为实现高质量办赛提供支撑。”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指出。

  参赛,主要是围绕科学训练,在运动员技能优化、体能训练和训练监测、训练基地建设、高性能竞赛器材和服装等方面部署任务,重点研发科学化训练方法和装备,建立智慧化比赛训练场地,打造适合我国运动员形体特征和运动特点的高性能服装,提升运动员参赛水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