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创造新需求 转化新动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2-22 10:56:31


  中评社北京2月2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新基建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经济带动作用强。有统计显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资拉动乘数效应达6倍左右。预计到2025年,新基建将给我国信息消费创造8.3万亿元产业规模。随着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基建蕴含的投资潜力不断凸显。

  新阶段,要有新作为。驶入发展“快车道”的新基建,既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更要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供给质量上挑起大梁。

  加快融合。新基建重在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既能为新基建加速落地提供深厚沃土,也会成为更多传统行业厚积薄发的广阔舞台。倘若将新基建的触角深入千行百业,势必能创造更多新需求,让新基建更好转化为新动能。

  锐意改革。新基建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创新较强、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在做好政策引导的同时,要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着力创新机制破除壁垒,促进社会资本成为新基建不断壮大的“推进器”。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新基建的发展后劲将不断增强。

  新基建正当其时。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的部署相继出台,把握机遇、趁势而上,相信新基建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有大作为、新作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