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乡村振兴,坚决守好压舱石
http://www.CRNTT.com   2022-03-05 08:28:40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党总支书记王萌萌告诉记者,当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返贫网越织越密。“在九梓村,乡村网格员们承担了政策宣传、常态化走访、信息报告等工作。哪家发生了变故、遇到了困难,网格员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并报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养羊场到开办黄羊精深加工厂、黄羊大酒店,再到创办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来自四川省巴中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南江县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带动4000余户村民通过养殖南江黄羊增收。

  “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防止规模性返贫,首先要做大做强致富产业,增强脱贫群众的造血功能;其次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把脱贫群众聚在产业链上;第三要大力支持创业,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进一步拓宽脱贫群众的增收渠道。”汪其德说。

  多措并举之下,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长16.9%。代表委员认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采访中,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大力发展荔枝、龙眼等经济果林,瓜果飘香。全国人大代表、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深刻感受到,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契机,发展特色农业、多样化产业,不断提高收入。“围绕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和果品产业发展,我们探索出一条‘村两委+合作社+果协+公司+基地+果农’的发展路子,有信心建设更美更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刘家奇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李云才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解决农业技术、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产业的当务之急。他认为应持续深入推行产学技、产学研相结合,同时把人力资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乡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看来,可以加快5G等新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应用,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和农村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