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数字技术变革:广度、深度和温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0 14:53:24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数字产业化要做深,需要有创新的实验场景,更要充分开掘数据这个当下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拓展数字产业化,还要深度挖掘数据要素市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数据要素市场既具有一般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又具有跨时空、海量高频、多主体等新特征,必须要以‘全国市场+地方市场’统分结合进行总体规划。”他建议,全国范围遴选大区交易所作为核心节点,规范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本规则。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认为,可以依托上海、北京等地,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形成统一的数据流通交易基础制度和操作规则,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市场秩序,加快构建全国互通的数据交易基础平台网络。

  把握变量:应用场景多元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数字经济治理,要更好地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技术的发展最终要造福于民,这是上海数字化治理的内涵和价值。

  在谈到数字化应用时,一些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场景”。数字化治理是深度依赖场景而生的。蒋颖委员在一份提案中指出,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有三个发展阶段,即从线下变为线上的“电子政务”阶段,将线上流程打通的“一网通办”阶段,以及当前正在进入的“数字政府”阶段。“数字政府要以公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场景为基础,不断挖掘数据的价值和生产力,创造出惠民的场景,让数据充分‘跑’起来。”

  代表委员们认为,推动数字化应用落地,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有效服务单元,形成覆盖教育、医疗、生活、安全等多个场景相互交融的智慧“应用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