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数字技术变革:广度、深度和温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0 14:53:24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指出,新冠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疾控体系在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数据交换、共享方面的短板。他建议加快我国疾控体系数字化转型,接入公安、工信、交通等数据,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将公共卫生信息全面融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促进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数据整合应用,构建全民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在社会救助领域,融合与共享也让数字治理发挥出更大效能。近日,一位离家27年的残障流浪者在上海公安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找回了远在安徽霍邱的家人,背后正是多地的生物信息大数据比对系统在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开发,融合现有多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平台功能,加强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来提升救助寻亲效率。

  “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保障公民基础性数据安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提出,针对生物特征数据管控、医疗健康数据管理等,国家应该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控基础性数据,优先收储个人生物特征、医疗健康数据等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的数据,按需提供数据应用,严格审计,从源头防范滥采滥用,降低公众忧虑。

城市的核心是人。“打造智慧城市,归根结底要为人民美好生活和福祉服务,因此数字化的应用要亲民,要具有贴近性。”陈力代表认为,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还应持续深化数字服务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减少技术、设备、观念上的“数字鸿沟”,让看似冰冷的数据和技术为百姓提供更有温度的生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