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揭秘金融销售的“灰色地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1:21:06


张先生未激活仍被收费的信用卡截图(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各个领域的维权行动逐渐升温。与很多行业相比,国内金融业的运作相对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消费者不会碰到麻烦。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访调研发现,金融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不少金融机构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诱导消费、渲染夸大收益、适当性义务履行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譬如,有投资咨询公司为了吸引股民购买投顾服务而违规荐股;有银行工作人员因告知不清,导致消费者误办了未激活仍收费的信用卡;有基金销售渠道向投资者推介风险不匹配的基金产品……看起来正规的理财产品在销售环节往往暗藏“灰色地带”,无疑加大了投资者的维权难度。

  多位专家表示,金融消费权益是人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行业也应建立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其规范行业行为、监督行业动态的作用。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看好“钱袋子”、学会“躲坑避雷”。

  违规荐股

  ——警惕披着“正规持牌”外衣的骗局

  股民是金融消费领域投诉、维权的主要群体,而“荐股”正是他们投诉中的高频词之一。

  如今,大部分股民对不法分子以“荐股”为名实施诈骗、搞“杀猪盘”的案例多少有所耳闻,并怀有防备之心。但如果有机构自称是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军”,且还能加以查证,股民们还会提高警惕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