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揭秘金融销售的“灰色地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1:21:06


 

  然而,在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上,这种“错配”却经常上演。

  今年被基民热议的蚂蚁财富“周销售榜”撤销事件,就折射出平台展示方式造成的“羊群效应”。其中,不乏一些因此产生投资“错配”的基民,他们背负了远超其可承受能力的风险。

  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位此前从未买过权益类基金的用户,该用户反馈称:他登录某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App账号后发现,在他能看到的基金页面上,跳出的第一只推介的基金产品,就超过了他的风险评测等级。直到他正式购买,并进入付款页面时,才提示他风险错配。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称,对于通过线上方式销售的机构,可以通过系统流程设计,在投资者完成风险测评后,默认仅向其展示与之风险匹配的产品。

  从监管和法律的角度来看,投资者适当性方面的制度也有待完善。有业内人士建议,基金代销机构数量庞大,往往由不同主体所监管,监管要求也不尽统一,因此,还需加强我国金融产品适当性管理监管的统筹协调。

  此外,上述人士还认为,我国法律对违反投资者适当性义务需要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缺乏明确规定。从司法审判来看,违反投资者适当性义务时,寻求民事责任保护的主要途径是主张侵权责任。关于违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还需要司法机关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或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和统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