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于长革: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4-12 10:27:56


  中评社北京4月12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下调了赤字率,但扩张力度不降反升,增强了财政可持续性。通过加强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统筹协调,此举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今年的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跨年度调节举措,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大幅度提高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和可持续性均有所上升。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部署的一次重要实践,彰显了财政紧平衡状态下统筹财政资源的重大意义。

  中央之所以强调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主要是基于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有所放缓,加之持续减税降费政策导致的减收效应,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平衡压力不断加大,财政积极空间与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当前,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促进经济恢复和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财政政策需要继续积极有为,适当扩大财政支出规模、适度减税降费是大势所趋。面对收支矛盾,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改革要再担大任,力争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财政资金统筹方面逐步加力,“全口径”预算体系逐步健全,涵盖“四本预算”的政府预算体系初步建立;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盘活力度,全面清理结余结转资金,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努力践行“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也要看到,财政资源统筹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包括统筹能力弱、统筹层次低、统筹内容单一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因此,切实需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努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可持续性。

  一是建立健全各领域间的财政统筹机制。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其中财政作为各子系统的连接点和主枢纽,牵动着消费、投资和储蓄环节以及国家各个领域,能够把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有效地动员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要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统揽国家治理体系全局,通过强有力的统筹规划,实现有限的财政资源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间的合理高效配置,促进各领域协同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