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需求保持增长趋势,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新能源不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王世斌认为,随着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煤炭行业在绿色智能开采、煤矿灾害防治、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依然拥有发展机遇。
在做优做强煤炭主业的基础上,一些煤企也在探索布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4月中旬,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这是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近17亿千瓦时。“煤矿拥有的采煤沉陷区等闲置土地能为发展风电光伏提供土地资源。下一步,我们将把新能源发展作为战略优先方向,协同发展煤炭、风电、光电、制氢和储能等产业。”李伟介绍。
另一方面,生态环保的压力、保障供给的任务也需要重视。
“当前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9个分布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煤炭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王世斌建议,有关部门应尽早建立统一的环保标准,“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购置装备,避免因环保不达标问题影响生产。”
煤炭储运保障也有待加强。“近年来,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晋陕蒙新四省份的原煤产量已占全国的近80%。如果遇到国际市场变化、极端天气、可再生能源波动等异常情况,煤炭外运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张宏建议,为避免区域性、品种性和时段性的煤炭供应紧张,要增加煤炭主产地区运力支持,进一步健全煤炭供应保障和应急储备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的优势,探索建立煤矿弹性产能和弹性生产机制,提高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和应急保供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