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破解二元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2-05-12 13:21:34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充分是广东突出短板,粤北清远市尤为典型——毗邻大都市广州,却长期需要帮扶。这给清远带来巨大压力,也赋予追赶空间。清远抓住改革创新契机,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加速要素资源流通,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从“临近珠三角的寒极”变成“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难以有效调动利用是乡村振兴的“拦路虎”。特别是山区乡村,土地零星分散、权属复杂、效益低下,抑制了农民经营积极性,导致产生土地闲置、弃耕、撂荒现象,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农村趋于“空心化”。

  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通过村集体托管、代理农户土地等方式,实现土地相对连片集中使用,开展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让土地资源变成收入来源。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不仅能够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调动农民创业积极性,也大大激活了农业产业发展内力,刺激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许多闲置民居、旧屋、宅基地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开办乡村民宿、农家乐、体验基地等。

  人才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另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完善人口迁徙制度,放宽户口迁移条件,优化户籍管理办法,拓宽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和途径,鼓励城乡人员有序双向流动。在确保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能够顺利落户城镇的同时,还应倡导技能型人才向乡村有序流动,鼓励乡贤返乡或人才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这些返乡、落户、入股的人员,能够带来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以及管理经验等,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风文明,密切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别。有些人还可以担任乡村基层组织领导,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要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探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通过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市要素落不下、乡村要素用不好”难题,建设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建共融、共享共富的目标。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