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或关停或被边缘化,在走过十个年头之后,银行系电商显现出明显的疲态。
近日,工商银行发布两则公告指出,其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以及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将于6月30日24时停止。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后续银行可通过深化客户需求、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建设自身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
工行“融e购”下架
公开资料显示,融e购是工行在2014年1月12日正式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至今已8年,并发展成为涵盖B2C、B2B等业务且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汇集数码家电、汽车、金融产品、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珠宝礼品、交通旅游等十几大品类,支持工行用户积分抵现支付订单。
从过往业绩看,“融e购”在上线之初取得不错成绩。工行年报显示,2014年,“融e购”注册客户超1200万人,交易额突破700亿元,工行称“‘融e购’跻身国内电商前列”。此后的2016年-2018年,“融e购”年交易额分别达到1.27万亿元、1.03万亿元和1.11万亿元,其中,2018年交易额仅次于淘宝、京东。截至2019年末,“融e购”用户达1.46亿户。
2020-2021年,工行年报鲜少提及“融e购”相关用户和交易额数据。2021年12月,“融e购”进行系统升级,关闭了非自营商品或服务的纯现金购买模式。
对于此次下线“融e购”平台业务,工行在公告在中提及原因为“业务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