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 
中评论坛:一国两制实践经验与教训
http://www.CRNTT.com   2022-07-11 00:14:32


 
  值得反思的问题

  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过去25年虽然经济繁荣稳定,但也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包括住房问题、贫富悬殊、青年向上流动受限、公共卫生问题等等。说了很多年了,至今依然有20多万人住在劏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严重不符。

  第二,是国家认同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心回归”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就是香港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社会运动的根本原因,从反对23条立法,到2014年占中运动,到2019年反修例风波,“一国两制“的“一国”根基受到挑战和冲击。

  第三是治理问题。回归前,香港被看作是治理的模范,行政效率高,政府廉洁,公务员素质好,城市管理先进,但是,近些年香港治理越来越被人诟病,前面说的房屋问题、公共卫生、青年问题以及施政效率等问题,香港落后了,过去这么多年没有进步,其他城市和地方都在进步。香港为什么新冠疫情死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迟迟不能与内地通关?值得深思。

  我想多讲讲香港今后的治理问题。我觉得,97年回归以来,香港政制和治理的争论长期陷入“普选迷思”,严重偏离了有效治理的轨道。反中乱港分子通过散布各类“双普选”和“港独”言论,混淆视听,抗拒中央管治,煽动对内地不满情绪,严重干扰了政府施政。他们通过选举进入特别行政区各级管治架构,包括立法会、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区议会等机构,肆意阻挠特区政府施政,损害香港市民福祉,让香港社会付出了沉重代价。反中乱港分子之所以能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如此兴风作浪、坐大成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者治港”原则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香港没有真正形成“爱国者治港”的管治局面,严重影响了回归以来香港的有效治理。《基本法》确立了行政主导体制,但是过去相当长时间行政受到立法会非理性制约,反对派干扰政府依法施政,行政主导名存实亡。

  港区国安法的实施,“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完善,“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的落实,香港的重要管治力量(选委会、立法会)得到重建,现在香港出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局面,有了一个新管治架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朝着良政善治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任重道远。我们要看到香港管治架构和治理效能上仍有很多短板。这次新冠疫情的冲击,政府如何应对这次公共卫生危机,与其他地方比较,我想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香港行政体系内部的问题,治理能力还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我想大家都同意,香港行政管治团队还没有真正“升级换代”,这个体系还有制度性弊端和规范性失缺。所以,重塑香港管治架构只完成了上半场,下半场应当要重点改造行政官僚体系,从施政层面上实现有效治理,否则就无法实现特区政府的高效善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