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姜锋:德国不会放弃“建设性中间人”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7-27 13:44:39


 

  其次,是世界观问题。在当前美国主导的涉华语汇中,“世界”“国际”带有强烈的虚构或夸张性质:要么是国际社会都在反对某国,你中国不反对就是和世界各国作对;要么是世界各国都在制裁某国,你中国不参与其中就是和世界作对。但是,如今对世界是什么的定义权,不再完全掌握在欧美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殖民被压迫的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历史性地改变了对世界的定义权。

  虽然欧美一些国家惯性地维持着殖民霸权时代的“我即世界”的思维模式,但它们的这个“世界”早已不存在。比如,说是“世界”因俄乌冲突在制裁俄罗斯,但德国《经济周刊》发表的数据表明,除了欧美以及亚太少数国家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不仅如此,印度等一些国家还加强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关系。面对来自欧洲的指责,印度外长苏杰生上月在布拉迪斯拉发全球安全论坛上反驳道,欧洲必须摆脱“欧洲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但世界的问题不是欧洲的问题”这一思维模式,“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已成为过去式。希望加强在欧洲领导地位的德国认真倾听印度外长的批评,当前德国一些政客要厘清自己的世界观。

  第三,是中国观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积累的实力和定力是中德关系能够稳定发展的恒量基础。笔者的感受是,作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政府和社会对良好的中德关系很习惯,也很期待。德国文化和产品依旧受到中国民众的欢迎。

  与此相反,近年来,尤其是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德国涉华感受在快速负面转向。其特点是,与以往媒体和社会散布涉华负面情绪时德国政府发挥理性平衡作用不同,这届政府的部分成员和联合执政党派的成员成了推动负面对华情绪的力量。德国工业界2021年初建议德国和欧洲从“伙伴”“竞争者”和“对手”三个视角制定对华政策时,合作与竞争还是主要的出发点。但在本届政府一些阁员、议员,特别是在外交部门那里,中国被突出地视为“制度性对手”,而且还跟着美国的“语调”,称中国是“未来主要的系统威胁”,要系统应对。“中国威胁论”正在被一些人塑造成德国社会的“恐华症”,这一点需要特别警惕。

  不管德国涉华感受如何起伏,中国的对德感受和对德政策一直相当平稳,合作与共赢、理解与互鉴是常见词汇,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无论如何,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这透出对中德关系的定力。虽然中方清楚德国当前涉华看法混乱,但无意“接招”。衡量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是看民众能否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是由争辩裁定。中国长期稳定的开放与发展,是中德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方对中德关系有信心的基础。德国政界、学界和商界很多人士也认同这一点,但时下因为俄乌冲突带给欧洲的氛围,让他们倾向于“少说多做”。而德国要发挥自身更大的影响力,也需要继续扮演中国与西方的“建设性中间人”角色。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