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国外数据邻避困境及对中国数据治理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8-04 11:32:10


 
  5、探索数据产权制度,加强数据保护

  探索数据产权制度,就是要明确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利用的主体和规则,强化数据保护。数据产权不仅要考虑个人数据与非个人数据、政府数据与商业数据、公开数据与秘密数据等不同分类,而且要结合加密技术、区块链等技术控制措施的发展状况来具体构建。单一数据一般不能发挥出价值,需要数据持有者在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创造价值。数据产权制度既是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也是加强对企业收集、整理商业数据的保护,同时也为数字经济发展建立了竞争有序的数据流通环境。

  6、强化数据过程管理,提升数据质量

  对数据产生、采集、存储、流通、应用和销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质量管控,是保障数据价值实现的现实需要。数据治理过程应涵盖前端管理、过程管理、全程管理三个方面。在前端管理中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和数据标准构成,对数据从产生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控制;在过程管理中强化对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开发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在新基建建设中,数据存储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传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数据治理的质量,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开发利用关系到数据价值的实现;全程管理需要在数据治理的整个过程对数据连续性以及数据隐私进行管理和保护,应建立一整套数据保护措施,对数据进行脱敏或分级等处理,实现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

  (作者许鑫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鑫教授持续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关心新兴技术治理,本专栏以“产业与治理”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