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之后,我回到了济南,参加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郝敬波教授领衔的当代文学现场批评团队的文学研讨会。我阅读了会议要研讨的作品,作家艾伟的最新长篇小说《镜中》。《镜中》是一部建筑题材小说,其中有大量的建筑艺术创意设计知识,有东西方不同民族、文化的建筑艺术理念的碰撞与交融,有对建筑、世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建筑就是世界、哲学、生命、人本身。好小说决定了研讨会的高质量。大家发言非常踊跃,对作品进行多个向度的文学阐释。
7月30日,应山东文艺出版社的邀请,我参加了“阅读经典:与伟大的灵魂对话”的读书交流会。2021年年底,我出版了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行对话的两本书《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和《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前沿》,以这两本书为基础开展本场阅读交流。阅读经典就是与伟大的灵魂进行精神对话,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从而具有辽阔、深远的视野。借助于讲座,我把高校里的文学经典阅读教育推向大众读者,期望种下一颗颗文学的种子。
7月31日在莒县,我为家乡的作家朋友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沂蒙山派文学与沂蒙精神”讲座,分析了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刘玉堂的《乡村温柔》、苗长水的《非凡的大姨》和赵德发的《通腿》《经山海》等作品的乡土意识及所呈现的沂蒙精神。
8月2号,我参加了由山东省作协和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张炜小说《河湾》研讨会。这部作品是张炜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突破、新转折。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像河流一样拐弯。《河湾》主人公从历史纠葛中走出来,把历史前置化,把当下巨变的新现实放在聚光灯之下。《河湾》呈现了作家非常可贵的现实批评力和指向未来的建构追求。
8月8日至11日,我应邀参加了云南《边疆文学》2022年文学笔会,做了“新时代如何书写新山乡巨变”的文学讲座。我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阿来的“空山三部曲”等谈起,倡导新民族志、地方志、村志、个体史的书写。作家有必要增强新乡土写作理念和文化传承意识,把童年、故乡、民俗的东西写出来,传递给下一代中国人,传递到世界中去。
8月12日,我参加了郝敬波教授主持对2022上半年中国小说状况的现场评点。以对付秀莹的《野望》、石一枫的《漂洋过海来送你》和林森的《湖里岸上》《唯水年轻》等作品的评点为例,我认为这样的文学批评显现出很强的现场性、在场性、对话性,同时呈现出某种可贵的整体性、文学史尺度,增加了文学现场批评的深厚和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