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奈良县知事:中日交流的文化遗产值得探究
http://www.CRNTT.com   2022-09-15 18:06:23


  中评社北京9月15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奈良盆地,日本文明的发源地,这里被发现的大量古坟彰显其在日本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公元3世纪末兴起于此处的“大和国”,在4世纪末5世纪初基本统一了日本。在公元794年“大和国”迁都平安京(即今京都)之前,奈良一直都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奈良时代,日本吸收了中国唐朝的文化和制度,历经千余年,当代奈良仍然可见盛唐时代的影子。漫步于奈良,条坊式街道呈棋盘状,随处可见木墙、瓦顶的低矮房屋,安静古朴,又透出几分唐风遗韵。而由东渡日本弘法的唐代高僧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列入“日本国宝”,更有“中日友谊的寺院”之称。

  “想要对中国说声谢谢。”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在采访中用日语和中文分别说了一遍“谢谢”。在他看来,从中国唐朝传向日本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日本文化基础的一部分。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荒井正吾到访中国多地,一直戴着从扬州大明寺求得的手串,并将此视为护身符。对于中日交流的历史,他从公元3世纪说起,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朝代和主要人物,卑弥呼、圣德太子、高僧鉴真……他频频感叹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并强调中日交往历史和彼此流传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世深入探究。

  不过,奈良县并没有一直沉湎于古都曾经的辉煌,正在与包括中国陕西省在内的东亚多国地方政府共同探讨目前面临的挑战和难题。荒井正吾说:“大家共同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增长的和平时代正在到来。”

  长安城和平城京的古与今

  澎湃新闻:奈良之于日本历史就像西安之于中国历史一样具有重要意义,两个古都之间存在怎样的历史联系?

  荒井正吾:谈到中日之间的缘分,追溯到古代,中国于日本而言就像世界的中心一般,或者可以说像是太阳一般的存在,日本与中国的往来极其重要。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公元3世纪,卑弥呼(《三国志》中称为倭国女王)遣使曹魏;5世纪,倭五王与中国南朝通使;公元7世纪开始,圣德太子派遣隋使到中国学习。我认为这一系列与中国的来往历史成为日本的发端或者说基础的一部分。包括佛教、汉字、律令等,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官修正史《日本书纪》也是参照中国典籍编撰而成。以上这些一定程度上皆可视作中国文明在日本本土化的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