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网评:树立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精神动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10:00:44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网评:树立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来源:人民网 作者:明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深化文明乡风建设,做好铸魂培元工作,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石保障。

  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顶层设计精心布局。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连续多年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一系列统筹部署,一次次科学指导,治理和疏导幷举,旨在有效破解“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劳民伤财的积弊,倡导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新农村新风尚。大力移风易俗,用心、用情、用力维护群众利益,更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切实体现。

  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狠抓落实是关键。具体来看,建立地方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实行督查考核,敦促切实执行。党员干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起到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作用。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与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宣传先进,教育后进,使移风易俗入心入行。

  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增进亿万民众福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民政部门确认的32个国家级、近300个省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的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得到有力遏制,“省心、省事、省钱”令群众拍手称快。此举更有助于引导农民管好用好“钱袋子”,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令人欣喜的是,创建文明家庭,村民争上光荣榜,好家风促进好民风,孝老爱亲共建和谐乡村。地方管理部门还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农村改厕、修路等工作,让乡村更舒适更宜居……文明乡风建设扎实推进,乡村面貌和风气焕然一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铸魂”理当坚持守正创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发扬尊老爱幼、守望相助、乡贤聚力等良好风俗;同时,也要大力破除炫耀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一切更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和时代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将为乡村振兴以及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