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参观九层楼(2017年4月13日摄)新华社 |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近日,“敦煌零应聘”一事引发了外界对相关领域人才断档产生了担忧。想要留住人才,不能不谈物质层面的待遇。如果抛开现实、只会画“理想”的大饼,很难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美国《侨报》9月28日载文《“敦煌零应聘”何解?想留住人才也要谈现实》,文章说,“敦煌零应聘”近日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冲到了热搜。中国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晓刚称,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而且最后他们竟然全部弃考。这令外界对相关领域人才断档产生了担忧。
就现实来说,能够报名应聘该岗位的人肯定有兴趣、有热情,对于考古事业应该是心存一定理想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却都放弃了呢?
实际上,近年来,各种关于考古的节目频频出圈,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等,让考古的讨论度空前得高;再加上三星堆、皮洛遗址等让人眼前一亮的考古成绩,让全民对考古的热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但是与此同时,却传来事业编考古岗招不到人的尴尬消息,这种“外热内冷”的现象不免让人有些唏嘘。
其实,虽然考古这几年越来越热,但是很多人都抱有叶公好龙的心态,在外围观望凑热闹可以、亲身上阵不行,反映到这个行业就是考古人才培养难题。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仅有25所院校设有考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不过千余人,而且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对考古真正有热情的,不得而知。因此,考古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有多少能算得上考古人才,还要进一步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