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钧凯:白皮书是北京对统一谈判的政治刍议
http://www.CRNTT.com   2022-10-08 00:26:20


 
  “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张钧凯说,北京发出“两制台湾方案”的“和统谈判”号召之后,并不会因为台湾方面的冷处理而停下脚步,从而再一次透过白皮书的形式,先在谈判桌上放了一份预设好“台湾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刍议,内容软有硬,有权利也有义务,等待着台湾坐上谈判桌对面的椅子。他直言,台湾社会面对台海变局或无感,或冷淡,或不情不愿,但政治是现实的,如果不做好直面的准备,就怕等到“有感”时,已是统一阵仗兵临城下的那一天。

  在第二轮自由讨论环节,张钧凯指出两岸“终点线”的问题在台湾比过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得到格外关注,对于统一过程的讨论在当前局势下表现为急迫、期待或担忧等复杂心理。他建议,香港回归历程对台湾来说是一面值得参考的镜子,1982年邓小平给英方保留两年的“最后通牒”期限,以及当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人员的组成方式与过程,这些都是值得回头研究的细节。如何避免重蹈台湾光复初期的“二二八事件”,以及香港回归后发生的政治周折等覆辙,包括对于制度的心理障碍,以及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清理与批判,都是在探讨“统一后”治理蓝图时必须要严肃面对的课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