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溪”事件敲警钟 海底基建易受袭
http://www.CRNTT.com   2022-10-07 15:00:01


  中评社香港10月7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综合彭博社、路透社、Politico网站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蓄意破坏,暴露出海底基建设施的脆弱性。欧洲领导人表示,当局可以通过监听等方式侦查恐怖主义威胁,但针对海底天然气管道或跨国通信数据电缆等的破坏却难以防范。另外,俄罗斯表示,被德国叫停的“北溪–2”号B线幷未发生泄漏,可以向欧洲供气,但德国尚未松口。

  从俄罗斯通向欧洲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9月底先后发生4处泄漏,其中2处位于丹麦水域,另外2处位于瑞典专属经济区。丹麦、瑞典和德国当局封锁了泄漏地点附近海域进行刑事调查。运营管道的Nord Stream AG和Nord Stream 2 AG公司4日表示,它们无法进入泄漏地点检查管道受损情况。丹麦当局称,这些公司要等待超过20个工作日才能拿到前往事发地点的许可。

  “北溪”维修面临多重困难

  丹麦当局2日表示“北溪-1”号和“北溪-2”号均已停止泄漏,但瑞典3日表示“北溪-2”号仍有一个较小的泄漏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指出,管道仍在泄漏,说明维修工作还要延后一段时间;维修工作本身也困难重重。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维修公司3X Engineering销售经理黎贝表示,检查管道受损情况、决定维修方案已是一大难题。专业蛙人可以承担检查任务,但大部分管道位于水下80至100米处,蛙人每工作10小时,就需要在高压氧舱待上1个月。

  黎贝介绍说,管道维修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更换受损的那节管道,二是在受损部位安装大型夹钳。但前者耗资巨大,后者无法处理大范围破损。俄罗斯方面估计,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修好。由于Nord Stream 2 AG公司受到美欧制裁,维修工作还面临法律障碍。涌入管道的海水同样亟待处理,若不尽快用检管器排出,恐导致管道腐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