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http://www.CRNTT.com   2022-10-19 17:54:40


  中评社北京10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甘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累计治沙造林25.2万亩

  发扬当代愚公精神  建设绿色长城

  记者  付 文

  “今年雨水多、墒情好,得赶紧准备秋季造林的稻草、树苗!”清晨,郭万刚俯下身轻摇一丛梭梭,看到露珠抖落如雨,心头一喜。这里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今年70岁的场长郭万刚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林场中转一转,“不管风霜雨雪,我总要亲眼看一看,心里才踏实。”

  地处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为了不让风沙吞没口粮田,土门公社6位农民向沙漠挺进、组建八步沙林场,被称为“六老汉”。他们约定,献了终身献子孙,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强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3年来,我们新增绿化面积57.42万亩。”“六老汉”之一郭朝明老人的儿子郭万刚激动地说。

  “新时代这十年,是八步沙林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过去,治沙造林全靠驴拉人扛。现在,我们有了装载机、抱草机等设备,职工年收入已有六七万元。”郭万刚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