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新时代成果:“从追赶变幷跑”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08:44:54


  中评社北京10月20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从载人航天到探月探火,从深海深地探测到超级计算机,从卫星导航到量子信息……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幷指出,10年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不久前正式启动运行的新一代‘天河’系统,正是报告中提到的超级计算机重大成果的最新例证。”岳麓山下,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机房里,“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和数百台服务器正高负荷运行。该中心总工程师唐卓告诉记者,新一代“天河”的综合算力是前一代的150倍,相当于百万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超级计算机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2010年“天河一号”在超级计算机世界500强榜首第一次留下中国超算的名字,到如今新一代“天河”实现每秒20亿亿次高精度浮点数运算,中国的算力水平不断跃升。

  “十年来,我国的超级计算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硬件系统研制方面,‘天河’系列、‘神威’系列、‘曙光’系列等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计算能力都处于世界前列。在应用生态方面,我们国家也从‘追赶’变成了‘幷跑’,算力逐渐转化为生产力。”谈起中国超算的十年发展历程,唐卓充满自豪。

  “算天”“算地”“算人”——作为新时代的国之重器,超级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大气海洋环境、数值风洞、医学信息、基因组学、药学、电磁学、天文学等领域。从工业仿真、智能制造,到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算力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22年6月,我国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1.5万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

  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是包括唐卓在内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我们的超级计算机硬件体系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在建设完整、独立的应用生态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唐卓表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超级计算机会更深度地融入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大动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