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新设备新技术 助力秋粮收获
http://www.CRNTT.com   2022-10-22 12:08:31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农机无人驾驶,盐碱土地改良。今年秋收,新设备和新技术推广运用,助力秋粮收获。

  金秋时节,山东德州武城县的1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迎来丰收。跟以往不同,今年秋收,这里用的是智慧无人驾驶收割机。它搭载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路径规划控制,自动转弯掉头。

  农业技术人员 李伟:无人驾驶现在可以控制割台的升降,然后一键卸粮、发动机的启停等,利用无人驾驶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精度。

  秋收时节,山西吕梁汾阳市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里的玉米迎来丰收。针对盐碱地灌溉难、产量低等问题,汾阳结合本地真菌微生物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研发出效果显着的盐碱土壤改良剂,盐碱土壤盐含量明显降低,玉米成苗率从不足20%提高到90%,玉米亩产量达到850公斤。

  汾阳市农民 黄鹤飞:通过土地改良,玉米棒有以前的两倍多,土壤改良确实不错。

  连日来,宁夏吴忠同心县窖坑子村的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收获。今年,这里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应用水肥一体化、标准化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北斗导航信息化作业等综合配套实用技术,马铃薯产量逐年上升,平均亩产达4吨以上。目前,宁夏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比五年前增长了1.51%,为夺取粮食丰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