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评:智慧养老,何以见“人”见“智”
http://www.CRNTT.com   2022-11-12 13:56:12


 
  标准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李增勇认为至少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数据挖掘。他举例说,国康中心实验组在武汉市武昌区四美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现,该中心智能手环、智能温度湿度检测仪、AI守护监测垫、AI守护智能眼等设施配备齐全,可以使用服务平台联系所服务老人并收集各智能终端报警信息,但目前的设施设备仅做到了收集老年人健康、生活信息,未对收集到的血氧、心率、生活作息规律等数据进行深度的人工智能学习,未挖掘出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和生活特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是提高产品和服务定价机制普惠性。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偏低,本质是智慧养老产品尚未形成合理的价格序列。“在完善价格补贴机制、制定分级分项定价机制外,可以探索建立自主点单、自主搭配的App式购买服务系统,使老年人及其家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像‘点外卖’一样自主选择所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满意度和消费意愿。”李增勇说。

  显然,智慧养老归根到底要落在优化服务上,智能技术只是辅助人工而非完全替代。比如具有心率、呼吸、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床垫类产品,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如何形成线下有效响应?“智慧养老技术和产品的提供,必须要有可持续的服务支持,从而使技术与服务形成协同闭环。”李增勇解释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