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29日电/据工人日报报道,据12月27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安徽一消费者网购了一盒宣称具有“治脚气奇效”的药,收货后却发现包装上赫然印着“卫生许可证号×××”,而非“国药准字×××”。该消费者多方咨询后发现自己被坑了,因为标有“药准字”的产品才是药品,具有治疗功能,而带有卫生许可证号的“消”字号产品是消毒产品。
根据相关规定,“消”字号是经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而“消”字号产品不具有医疗效果,经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审批后即可上市。
上述新闻中消费者的经历不是孤例。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消”字号产品生产者为获取更高利润,将此类产品作为药品宣传销售,甚至悄悄在一些皮肤乳膏、婴幼儿护肤品等产品中添加激素成分。
实际上,一些企业曾因违规销售“消”字号产品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但此类乱象依然屡禁不止,其背后折射出监管存在盲区、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深层次问题。比如,监管部门在人力和技术上“力不从心”;“消”字号产品监管牵涉多个部门,多头监管之下容易出现谁都不管的现象;当前行政处罚手段局限于没收、罚款和吊销执照等,导致违法成本偏低,等等。
治理“消”字号产品乱象,应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一方面,切实完善制度机制,有关部门应全面梳理“消”字号产品生产、检测、监管等方面的漏洞,及时完善制度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建立专项监督联席机制,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和执法同步项目,实现全流程监管。
另一方面,加大对“消”字号产品生产销售中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比如对于违规销售“消”字号产品的,及时责令其停止销售,罚没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健全完善由消协负责的公益诉讼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此外,还可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将虚假宣传、违规销售“消”字号产品的商家纳入黑名单,发挥信用惩戒的威慑作用。
创新监管手段,综合施策,“消”字号产品乱象才有望得到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