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那些不拘一格的兔兔,有没有立足之地
http://www.CRNTT.com   2023-01-20 17:23:52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网评:那些不拘一格的兔兔,有没有立足之地

  来源:光明网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这两天,一些公共场所的兔子灯饰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先是重庆一个兔子灯饰,因为被吐槽“丑”而被拆除;随后又有网民发现广西南宁有个“黑眼圈兔”,更是因为“丑”得新奇被做成了表情包;有些网民还拿其他地方“好看”的兔子灯饰做对比,不加掩饰地吐槽这些“丑兔子”。

  以中国之大,节日气氛之浓烈,各地出现形态各异的“兔子”本身不足为奇。而所谓的美丑,也未见得就是有意为之。项目经费、设计用途千差万别,兔子灯饰的质量把控未必能有那么理想。但一种可见的趋势是,人们对不符合理想中“大眼萌”兔子的宽容度越来越低了,乃至有了拆之而后快的心态。

  在更早之前,中国邮政发行的《癸卯年》邮票上的“蓝兔子”,即便是艺术家黄永玉设计,也免不了被吐槽,被说是“造型怪异”“吓哭孩子”。当然,最后这批邮票受到收藏家热捧,以至一票难求,看来大声疾呼这个邮票“伤害大众审美”的大众,和争相买邮票的不是一批“大众”。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丑兔子”,和那些被网民选出来的“漂亮兔子”,都不符合真实的兔子形象,那么也就无所谓丑化美化。只不过那些“漂亮兔子”更贴合以低龄绘本为基准的动物拟人形象:大眼、可爱,笑容满面,让人有“治愈感”。那些“丑兔子”,则不符合这种预设,不符合人们对动物乖巧可爱的想象(即使真实的兔子也未必总是乖巧可爱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丑兔子”,有没有在公共空间的立足之地?它们同样是人类的设计,反映了某种审美趣味、艺术寄托,当然也不排除偷工减料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反映了某种人类社会的真实。可是不是因为不够可爱,它们就不被允许出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