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春节返乡,看见“城尾乡头”腾飞新貌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0:20:35


 

  当地果业从业人员介绍,沃柑经过洗果、包装后,每公斤价格比之前会高出约0.4元。按照贵港市种植13.5万亩的沃柑总量来计算,洗果环节可为当地果农增收约1.6亿元。

  县域的主体构成是乡村,乡村产业振兴是县域经济繁荣发展的支柱与支撑。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底气,不仅源于生产之变,也源于相关产业链条的日益完善。

  1月中旬,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现代集约化数字化的畜禽养殖园区十分忙碌。一枚枚鸡蛋从鸡舍被传送带输送出来,自动分拣、快速打包。通过科技赋能,该产业园可实现鸡舍智能化温控、饲养机械化装备、鸡蛋自动化分拣、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精准养殖,形成从源头到投入、生产、产出各环节的数据追溯体系。

  此时在辽宁省东港市,45岁的马廷东看着一排排红透了的草莓滴溜溜地挂在秧上,脸上止不住笑意。“这11栋草莓大棚就能卖165万元。”

  20年前,在北京修空调的他决定返乡创业,经过不懈努力,现已拥有草莓种植面积180亩、蓝莓种植土地600亩、软枣猕猴桃种植面积120亩,年产值可达960万元。

  在东港,有近10万户农民和马廷东一样从事草莓生产。草莓大棚就像载满收获的船,为他们带来好光景、新生活。截至目前,东港草莓产业已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紧密而完整的产业化链条。草莓占地面积发展到20.1万亩,年总产量31.6万吨。

  “接下来,我们要保质量、求产量,扩大电商规模,把鲜果卖出国。”马廷东说。

  环境提升,县域换新颜

  居民的幸福感,藏在县城机体的细枝末节,与“硬件”“软件”的升级改造都息息相关。

  家住山东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大曲流河社区的刘世花,谈起近几年社区的变化话语间充满幸福。刘世花说,她家位于县城新城区和老城区的连接点,以前社区道路坑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甚至许多村民家中“倒灌水”的事情经常发生。如今当地实施了城市改造,情况得到大大改善。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但让我们搬进了新楼房,还建了大广场,前面临河,有花有草,环境超好。”刘世花说。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鲍家沟村,村民夏全梅说,以往“河道内外垃圾乱堆、大风一吹垃圾乱飞”的情景不再有了,偷倒、焚烧垃圾的现象也几乎看不到了。

  据瞭解,伴随当地持续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通过整合资金2.24亿元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5座、生活垃圾中转站90座。湟中区垃圾转运覆盖率从2019年的34%提升到了95.7%。

  “村里环境整体改善后,村民们配合垃圾转运车统一收集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更高了,谁不夸咱环境变化大!”鲍家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鲍占福说着,眼里满是自豪。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城乡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提升人居环境宜居宜业……随着一系列推进县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不断落实完善,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将得到更好满足,从而为持续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来源:人民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