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城市群应成为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主场域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5:57:40


 
  我国城市群职业教育空间形态有待优化

  城市群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往往也是问题和矛盾聚集地。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对职业教育空间布局进行探究,可以准确总结特征、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通过对职业教育督导评估采集数据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群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存在以下主要特征:

  整体空间形态初步形成,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我国城市群中,中职教育规模与人口正相关,中原城市群作为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中职学校数量居首。高职学校(本文特指专科层次)分布与经济水平高度相关,集中于发达城市群。但是,发达城市群人均职教资源占有量仍明显不足。

  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和强度不够,虹吸效应逐渐加剧。多数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整体呈现较为严重的优质资源分布失衡,除长三角外,其他城市群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省会和中心城市。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大湾区内地九市中有五个城市拥有“双高”高职学校,广州独占9所,市内还有10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其他城市均未超过5所。随着城市群内外部人才流动加剧,优质教师资源有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及发达城市群聚集的趋势,次级城市教师资源严重流失,发达城市群教师内部流动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一些学校丧失了培养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固化并加深了资源配置不均。

   专业设置与市场匹配度不高,部分城市群毕业生外流严重。除京津冀和兰西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更加集中于培养成本相对较低、学生更愿意接受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成渝、长三角、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占比远低于高职学校第三产业专业数占比。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城市群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部分经济落后城市群人才外流严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