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医养结合 拓智能化护老服务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1:17:31


  中评社北京2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养,愈发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

  “乙类乙管”政策施行后,养老机构如何切实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成为热话。“养老机构要配备紧急抢救设备。”北京市人大代表、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表示,养老机构配备必要的制氧机、血氧仪、心电监护仪和紧急抢救、转运设备,是早发现、早治疗、防重症的关键。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受地域、资源等因素限制,农村医养结合仍存在不少难题。河南省人大代表、柘城县人民医院院长闫文栋建议,将三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资源与民政部门、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医养护康一体化养老服务,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于养老人才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丁梅经过调研发现,一线护理人手仍存缺口,人员的学历、专业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她建议,将养老机构纳入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用人单位,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加大一线护理人员的奖励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待遇。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