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AI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23-02-26 16:36:09


  中评社北京2月26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原题:AI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资深研发人员高薪难求

  2月25日,在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会场一侧,人头攒动的人工智能(AI)人才市场上,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在校生和企业展开了热情的交流。

  记者瞭解,此次AI人才市场对企业而言,更多是起到向在校生宣传的作用。实际上,如果缺乏AI领域的实践经验,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上优势较弱,而另一方面,企业真正想要的资深工程、开发类人才仍然较难获得。

  通信工程专业研二学生章艺敏有备而来,希望能在正式毕业前的一年中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实习。章艺敏向澎湃科技记者表示,自己“感觉就业形势比较紧张。”

  章艺敏介绍,自己的师兄师姐求职时都花费了大量时间,海投了很多简历,回应的祗有几家。“他们整个战线都拉得很长,人才太多,太卷了,现在很多招聘都是研究生起步。”

  实际上,对更多AI企业而言,有经验的资深职场人比应届毕业生更能得到青睐,一部分原因是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完全符合AI企业对工作技能的要求。

  上海有个机器人(Yogo Robot)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向澎湃科技介绍,公司目前最缺的是激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工程师,为激光雷达进行算法的研究。比起应届毕业生,公司更需要的是有3-5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从业者,但这样的人在市场上非常紧缺。

  “本来市场上这样的人才供应就很少,第二是到处都在抢。”上述负责人介绍,“其实高校里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里所需的人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虽然高校里有不少老师在研究SLAM和激光雷达,但它们和企业合作比较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需要落到企业实际,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可能培养了一年之后,他们就要跳槽了。”

  “如果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话,激光SLAM的岗位,行业里可以给到3万月薪左右的价格。”上述负责人表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