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帮扶青年创新 助拓新就业形态
http://www.CRNTT.com   2023-03-04 12:29:02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据大公报报导,近年来,不少中国年轻人成为“两栖青年”、“斜杠青年”。谈及中国出现的这类新就业形态,郭卫民表示,对于新就业形态,比如网络问诊、互联网教育等,要帮助、鼓励、引导这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还有的委员认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

  今年,仅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150多万人,我国就业总量压力确实比较大。稳就业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今年稳定就业也面临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将持续恢复,将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也将为稳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郭卫民介绍说,关于如何促进就业,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有的委员认为企业稳就业才能稳,企业壮大就业才能壮大,要把现有的企业维护好、发展好。也有的委员指出,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在财政、税收、社保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力度,保持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的委员认为,应加强对快递、外卖、网约车等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积极推动和引导新就业形态的发展。

  郭卫民强调,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和个人一起行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促就业。全国政协将继续把就业问题作为协商议政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建言,凝聚共识,为稳定和促进就业贡献力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