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室温超导,还有多远? 
http://www.CRNTT.com   2023-03-18 15:20:23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如一颗石子抛进一泓平静无波的池水,“室温超导”这个近期科学界最大的新闻一出,便引发广泛热议。其爆炸性在于“室温”,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兰加·迪亚斯研究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镥、氮、氢化物,可在约20.6℃的温度和1万个大气压下表现出超导性。

  有不少专家对迪亚斯团队的研究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这一成果能否得到认可,还有待验证。如果能发现近常压室温的超导材料,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科学家们追逐百余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会仟说,未来似乎一切可期,但是单独就论文中描述的发现内容来看,近常压(1万个大气压)其实离我们熟悉的常压(1个大气压)还很遥远,面对产业应用需达到吨量级的产量,更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超导是什么

  顾名思义,超导就是超级导电。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意味着电子在材料里“跑”的时候没有阻碍。

  “绝对的零电阻,是超导的‘神奇’所在。”罗会仟告诉记者,超导体还有抵御外磁场侵入的能力,以至于在进入完全的超导状态以后,可以100%排出磁通线。也就是说,当有磁体靠近超导体时,便会受到很强的斥力。这样一来,人类或将迎来极低成本的电磁相关的科技应用,能源也不再和危机划等号。

  所以,超导研究很重要。历史上有10位物理学家因为研究超导拿了诺贝尔奖。荷兰物理学家卡默林·昂尼斯发现了一种金属材料,它的电阻不断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直到4.2开尔文左右时,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科学家找到的第一个超导材料:金属汞,也就是体温计里常用的水银。

  为什么要追求室温超导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