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2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临床工作50余年,他在疑难皮肤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从事梅毒和麻风病的实验、临床和现场防治研究。1958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梅毒血清试验的心拟脂抗原,建立诊断梅毒螺旋体的VDRL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国际水平。他就是我国皮肤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周光霁。
毕生躬耕医学,周教授见证和推动了我国皮肤病学事业的发展壮大;救治万千患者,他始终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
——访谈人董琳
1950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复科,我们来的时候刚好赶上,成为了新生力量。那时候皮肤科只有4个人:2个大夫,分别是李洪迥和曹松年;1个事务员,等于科秘书;还有1个化验技术员。2个大夫一星期只出三个半天的门诊,每次十几个、二三十个病人。那时最让我们受益的就是临床病理讨论会,在这种大会诊上经常遇到一些疑难病例,不仅对病人有好处,对医学研究也有好处,因为这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互相联系的一个途径。
印象中有一个病人得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当时我还是实习大夫,在内科管病房,采用当时世界上普遍应用的凝冻法,第一次做实验看到红斑狼疮细胞,所以临床上一直诊断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但很奇怪,在那个病人的病程中间,有两三次发生肺炎,报告都是有炎症浸润,还有索条状阴影,符合结核诊断,但通过一般治疗或者最多加点抗生素,一两个星期就好了。结果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上,病理报告是全身的粟粒性结核。
红斑狼疮有一个说法就是由于结核引起的,但这个病人就不知道怎么解释,内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科医生的意见认为是粟粒性结核,结果两边吵了一下午。后来,这个病人的妹妹也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来到我们医院治疗,这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遗传因素。
其实,皮肤科有不少严重的病,比方结缔组织病,现在认为是免疫病,像这一类我们一直比较重视,诊断、治疗也有一些经验。拿皮肌炎来讲,皮肤科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皮肌炎就是皮肤和肌肉的症状,可是一些病人就是皮肤症状,肌肉没有症状,我看到有一个病人12年了没有肌肉症状,我们怀疑之后,最后又从肌酶谱上诊断的。所以我有一个想法,皮肤科里所谓痒疹和湿疹是最常见的病,差不多占三分之一,可以把科里年轻人组织起来,分门别类地把这类病的病因进一步探讨,以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学科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