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极端天气频发何解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1:23:53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有些变化以迅猛之势袭来。

  2020年,澳大利亚的野火烧了半年;2021年,河南省遭遇罕见的特大暴雨,398人因灾死亡失踪;2022年,多雨潮湿的中国南方迎来罕见的乾旱,山火频发,邻近的大陆上,欧洲也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

  更多变化则是悄悄发生的。

  沈阳的刺槐、北京的玉兰、合肥的垂柳,还有桂林的枫香树,从1963年到2022年这60年,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了1.5天到3.3天。

  位于玉龙雪山东坡的白水河1号冰川,从1982年到2022年这40年间,冰川末端退缩了470多米。

  海水温度也升高了,有专家说,“已经到了海洋生物无法忍受的程度”。此外,它还越来越“酸”了——人类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5以上被海洋吸收。

  这些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意识到了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某种变化:气候变暖已是老生常谈,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也越发频繁。

  近日于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生态文明论坛上,人们探讨了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相关的议题。有气象学家表示,除了极端冷的事件以外,其他极端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基本都呈增加趋势,比如极端热、极端强降水、极端海平面的上升。

  未来,会怎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