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11条政策举措促进家居消费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14:18:25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近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7月1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多措并举释放家居消费潜力

  “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4方面11条政策举措。总的考虑是,以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为发力点,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促进家居消费恢复和升级。

  具体来说,若干措施有以下特点:

  注重政策协调联动。将促进家居消费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有机融合,形成促消费的合力。比如,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并将支持范围扩大到本人及配偶双方父母;结合住宅适老化改造,支持家居卖场、电商平台设立老年专区,支持老年人家庭安装视频照护系统,配置健康监测设备;结合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与家居消费密切相关的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进社区,鼓励设立旧房装修样板间和家电家具临时存放场所。

  坚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顺应家居消费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提出支持企业加快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开展家居产品反向定制、促进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支持家居适老化改造、支持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等举措,着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

  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出扩大绿色家居产品销售、促进二手家居产品流通、健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网络等举措,打通家居新品销售、二手产品循环利用、废旧产品回收的全链条。

  着力构建“大家居”生态体系。坚持系统观念,涵盖家电、家具、家纺、家装等多领域,贯通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批发零售、设计装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鼓励家居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场景家居解决方案。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释放家居消费潜力,巩固消费恢复势头,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营造放心安全的家居消费环境

  “家居产品质量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负责人王胜利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强化监管,为消费者营造放心安全的家居消费质量环境。

  完善家居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对包括家居装饰装修产品在内的9个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的标准化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加强家居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类、家用电器及电器配件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6600多件,罚没3500多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12件。

  强化绿色家居产品认证监管。不断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已发布4批18种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评价清单和认证目录,涵盖绿色建材、家具、冰箱、厨卫五金等家居产品。已颁发统一的绿色产品证书2.3万多张,获证企业4600多家。

  围绕家居消费,商务部将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协同各方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优化消费供给。各地将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动,比如,黑龙江将持续开展“暖暖的新家”活动,浙江将组织开展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季,山西将深入开展“晋情消费  幸福暖家”系列促消费活动,吉林、山东、青海等地将举办家电家居消费节、嘉年华等活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