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京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14:18:11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漫步北京南部的新凤河畔,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水鸟或闲庭信步觅食,或掠过水面亮出曼妙的舞姿。“现在的新凤河变化真大!水清了、绿化好了、鸟儿也多了,出家门就是美景。”下午5点,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宋先生像往常一样,带着相机来到新凤河畔拍照。

  新凤河自西向东贯穿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等地,是首都重要的防洪排水河道。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让新凤河“不堪重负”,河水变黑,蚊蝇孳生,被当地人无奈称为“蚊子河”。据统计,流域内共有7条黑臭水体,其中干流新凤河、支流老凤河为生态环境部重点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环境的殷殷期盼。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品质,大兴区2017年开始启动新凤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治水先治污。新凤河项目新建污水管线24公里,每天截污2.8万立方米,新建污水处理站3座。河道清淤54公里。一番整治下来,通过内源、点源、面源的系统治理,居民生活污水全部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彻底避免污水流入河道,全流域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新凤河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23条支流均无自然补水,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北京北控兴凤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牛奕娜介绍,在新凤河全面截污的基础上,北京市将“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探索了北方地区再生水补给河道生态修复路径。

  新凤河沿线新建再生水泵站3座、再生水管线23.7公里,每天为河流调配补水量12.7万立方米,有力支撑河道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为适度干预”的修复思路,新凤河沿线重建深潭—浅滩栖息地10余处,水生态修复效果显着,流域内水生植物31种,除人工栽植20种外,其余11种均为自然生长。

  如今,新凤河水环境质量从治理前的地表水劣Ⅴ类提升到了Ⅳ类,大型底栖动物恢复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治理前提升了5.7倍,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已达到中等至良好水平。2020年,治理后的新凤河成功入选北京市优美河湖名单。

  为了方便周边居民亲水、嬉水,新凤河两岸铺设了近两米宽的红机砖步道,用的是拆迁腾退下来的砖块。河岸上的健康步道,也采用了再生骨料。河中还建立了桥区、溢流堰和汀步步道,形成了小循环慢行步道,既美化了景观,也方便居民游玩,实现了“有河有水,可亲可憩”。

  从令人掩鼻的“蚊子河”变身绿色发展的“生态河”、城市转型的“活力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凤河的“蝶变”正是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新期待的一个缩影。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