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长江村里话振兴:一棵蔬菜种出乡村新图景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1:47:14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这个大棚里的毛白菜刚刚发芽,再过20几天,就能上市送到市民餐桌上。”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长江村,武汉紫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传红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用手机操控打开大棚浇水系统,数秒钟后,细密的水雾喷洒在了嫩芽上。

  从过去的人工劳作,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一棵菜,在长江村里种出了新变化。

  长江村位于长江之滨,距离赤矶渡口仅500米。这里地处要塞,土壤肥沃,村民们过去长期靠打鱼、种棉花、种水稻为生。

  “因为打鱼种田都赚不到什么钱,上个世纪末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工厂工作,留下大片的土地荒芜、无人耕作。”长江村村支书陈定发说,2003年村集体流转了400亩土地,以种植露天蔬菜为主。然而,由于技术设备有限,产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弱,年年亏损。

  转机发生在2013年。“我们修建了50亩蔬菜大棚,之前露天一年只能种两季,而大棚里一年能种六七茬蔬菜,产量高了,还能反季节出售。”提起当年的探索,陈定发难掩兴奋地说,“一亩地投资7000元,当年就赚了两万元,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村民们纷纷加入,现在村里大棚蔬菜核心种植面积达2400亩。”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快生菜种植渐成规模,长江村很快成了武汉市的重要“菜篮子”之一。“但想要更进一步发展,却感到吃力。”陈定发解释说,村里一直采用传统简易的蔬菜大棚种植方式,且缺乏专业的分拣中心、物流交易中心等产业配套设施。

  乡村振兴需要聚集各方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武汉市近年来开展“国企联村”行动,武汉城市发展集团与江夏区金口街道包括长江村在内的6个村庄结对,投资新建了湖北金口农贸蔬菜物流交易中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