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热炒“中国经济胁迫”意欲何为?
http://www.CRNTT.com   2023-08-01 09:05:24


  中评社北京8月1日电/7月27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以“美国经济安全:应对经济胁迫和日益增长的竞争”为主题召开听证会。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副财长杰伊•香博和负责经济增长、能源与环境的副国务卿约瑟•费尔南德斯作证词时均表示,中国“经济胁迫损害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成为美国和盟友当前最主要的经济挑战。

  事实上,美国炮制的“中国经济胁迫论”酝酿已久。2021年10月,美国众议院推出“反中国经济胁迫法案”;2023年,美国参议院推出“反经济胁迫法案”。美国参众两院都把矛头指向中国,将中国“意图以经济施压损害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定性为所谓的“经济胁迫”。当前,美国再次大肆炒作这个议题,具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中国的经济反击让美国倍感压力。拜登政府自执政以来,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和意识形态化,采取系列措施对华无底线经济施压。面临美国的经济霸凌,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让美国压力大增。美国急于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帽子,以受害者姿态团结经济伙伴,共同对中国施压。

  第二,以“经济胁迫论”替代“疫情中断论”。过去几年,美国下决心对华采取了产业“脱钩”和所谓“去风险”,拉开架势与中国进行产业竞争。疫情时期,美国把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中断归咎于中国,以产业安全为由加紧构筑排华产业链。疫情之后,美急需新的叙事逻辑,找到产业排华的新借口。而“经济胁迫”几乎与所有安全、主权、人权、意识形态和利益观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美国急需以它为新理由,推动各方减少对华经济依赖。

  第三,团结盟友的战略之举。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后,美国引领盟友在各个领域构筑排华“小圈子”。而炒作“中国经济胁迫论”,抬升来自中国的风险,可以巩固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为其战略利益服务。费尔南德斯作证词时表示,应对“中国经济胁迫”可以促进G7框架下的合作。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五眼联盟”国家财长召开会议,加强应对“中国经济胁迫”的情报产品共享,将经济问题与情报和安全问题混为一谈,意在夯实反华具体合作,进一步坐实反华盟友圈。

  第四,恶化中国营商环境。疫情之后,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和复原力。这是美国和西方盟友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抛出所谓“经济胁迫论”,歪曲抹黑中国对在华外企施压。其意在扰乱恶化中国营商环境,希望看到更多的在华企业减少投资、转移产业链至国外,配合美国“在岸”“友岸”和“近岸”政策,彻底掏空中国产业链的“家底”,重塑美国主导下排除中国的全球产业生态系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